中央財政扶植廈門市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工作穩步推進中。昨日,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陳江生接聽市長熱線,解讀該試點工作政策。他透露,我市今年以來已完成資金審批6.62億元,已撥付4.53億元中央財補資金,為10個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補貼。
去年7月,我市通過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的競爭性評審,在22個一二線城市中脫穎而出,入選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工作示范城市,獲得每年8億元、3年共24億元的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
“目前獲得補貼的十個項目均是新建項目。”陳江生介紹,此次申領補貼包括新建項目、改建項目、盤活項目、運營項目等四類,根據項目類別不同,給予不同的補貼標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我市按照“新建一批、盤活一批、征集一批”的思路,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貼補資金的引導和調動作用,共征集了獎補項目45個,建筑面積達135萬平方米,其中新建項目23個、盤活項目6個、改建項目11個、運營項目5個。如今,我市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數量從試點初期不到10家增加至53家,其中規模化租賃機構達16家。我市已累計預算安排16億元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資金審批6.62億元,已撥付4.53億元。完成3個批次10個項目補貼審核,可新增房源10427套(間),面積501330.09平方米。第四批次共有2個項目正在審核,擬補貼資金1.21億元。
獎補審核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但當前試點工作推進也存在需要注意的重點和難點。市住房局房屋交易租賃管理處副處長王云招指出,目前雖然已經征集了很多項目,但實際開工的項目并不多,如此一來就無法真正讓中央財補作用落到實處。考慮到項目生成周期普遍偏長,因此市住房局下一步將把工作重點放在加快項目開工、推動項目落地動建方面。“我們將繼續充分發揮中央財補四兩撥千斤作用,開展走訪調研,特別是加強與各個區、相關部門的協同,合力推動意向企業或準備開工的企業抓緊動工。”(廈門日報記者 袁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