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鄰居飼養雞鴨導致衛生臟臭,南安市樂峰鎮飛云村村民潘先生一度糟心得很,在該村法律顧問潘律師的介入調解下,潘先生與鄰居的紛爭得以平息,重歸和睦。記者近日得知,“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開展7年來,泉州市司法局以(社區)法律服務“五在場”和村(社區)法律顧問示范點創建為抓手,進一步發揮法律顧問在基層法治建設進程中的推動作用,得到了基層群眾的認同和信賴。
我市于2014年推行“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至2017年實現全覆蓋。目前,全市共有2520個村(社區),其法律顧問隊伍共有681名律師、55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法律顧問的服務內容上,市司法局強調村(社區)法律服務“五在場”。今年1—11月,全市村(社區)法律顧問隊伍共為全市村(社區)提供各類法律服務15675件次。其中“五在場”方面,開展重大村務決策在場69次、重要村規民約修改審核在場578次、重大事項法律咨詢解答在場1441次、重大糾紛調解在場34次、重要節點普法宣傳在場260次。
為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村(社區)法律顧問規范化建設,市司法局還連續三年開展村(社區)法律顧問示范點創建工作。示范點要硬件、軟件兼具,包括要在村(社區)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配備相應辦公設備,制作村(社區)法律顧問聯系卡,相關制度要上墻;服務上,村(社區)法律顧問每月提供不少于4小時的現場法律服務,每季度至少舉辦1次法治講座。截至目前,全市村(社區)法律顧問示范點創建率已達36%。(記者陳淑華 通訊員廖杰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