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 通訊員 林清鍛 許藝燕 張錦川)12月18日,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暨工夫茶論壇在安溪舉行。一場關于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
活動現場
當天,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舉行,來自龍涓鄉的陳建平、李凱林獲得“安溪鐵觀音大師”稱號,分別捧走100萬元大師研究經費。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為陳建平大師頒發100萬工作研究經費
自今年4月賽事啟動以來,到10月中下旬結束,安溪全縣范圍內的2126名制茶能手巧匠經過全方位選拔,最終決出2名“安溪鐵觀音大師”、8名“安溪鐵觀音名匠”,大師將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四層次人才,名匠將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五層次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安溪縣長吳毓舟為李凱林大師頒發100萬工作研究經費
為傳承匠心精神,弘揚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2017年,安溪開茶界先河,設百萬重獎舉辦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已經連續舉辦四年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共決出 8名安溪鐵觀音大師、26名安溪鐵觀音名匠。目前,安溪現有茶園面積60萬畝,成為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工夫茶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藝代表性傳承人葉漢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文禮三位在茶行業,烏龍茶領域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安溪論道,共同揭示安溪鐵觀音與潮州功夫茶的健康價值、精神文化價值、社會經濟價值。
已經參加了三屆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李凱林表示,這一次能獲得“安溪鐵觀音大師”稱號,感到無比高興,一直以來都很堅持努力地學習做茶,今后將繼續努力,認真做好茶。同樣獲得“安溪鐵觀音大師”稱號的陳建平告訴記者,今后將開展大講堂,引導合作社社友對茶葉管理等方面進行學習和發展,共同助推安溪茶產業健康發展。
通過四屆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所不斷涌現出的制茶能手,是安溪鐵觀音產業生生不息,走向復興的生力軍。大師、名匠們將帶著使命和責任,繼續在安溪縣各大產茶鄉鎮,進行茶鄉巡禮,帶徒傳藝、聯系基地、服務茶企。促進安溪茶產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制茶技藝水平不斷提高。組委會表示,“通過大師賽人才政策,真正把我們的‘土專家和田秀才’變成了官方認可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