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民政局獲悉,為有效保障特困供養對象基本生活,加強分散供養特困老人定期探訪和關愛幫扶,我市全面落實特困對象照護責任。今年以來,已發放特困供養金5600余萬元,惠及特困供養人員3000余人次,新增生活不能自理集中供養人員824名,供養率由2019年初的9%提高到66.58%,生活不能自理特困對象集中供養率為64.22%。
為提升特困人員生活品質,2019年7月我市根據上級任務目標要求和市場調研情況,集中供養全自理、半護理、全護理的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分別從1163元/月(仙游縣1071元/月)、1433元/月(仙游縣1310元/月)、1703元/月(仙游縣1319元/月)提高到1403元/月、2788元/月、4048元/月,特困供養人員月平均供養標準達1696元,較“十二五”期間提高342%,供養標準全省第一,有效解決了養老機構收住特困供養對象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為盤活資源,改善特困人員生活條件,我市投入3000多萬元建設、修繕了一批布局相對合理、設施完善的敬老院,通過無償提供服務場所、發放床位運營補貼等方式,鼓勵民間資本介入運營,推動養老服務機構轉型升級。同時實現各縣區(管委會)間床位資源共享,協調解決特困人員跨區域集中供養30多例。
除了集中供養之外,我市還全面簽訂供養協議。全市共有分散供養特困人員2800多名,已全部簽訂委托照料協議,委托近親屬提供日常看護、生病照料、住院陪護等。同時,由市、縣兩級財政出資,按照每人每年30元的標準,為全市特困供養人員購買意外身故、意外傷殘、疾病(自然)身故保險,最高賠付金額達3萬元,進一步提高困難群眾抵御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侵襲的能力。(記者 林曉玲 陳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