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實驗區財政金融局聯合人民銀行平潭綜合實驗區支行等5個部門共同印發《平潭綜合實驗區普惠金融工作三年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力爭用三年時間,建立與“一島兩窗三區”相適應的普惠金融發展保障體系和長效機制,打造廣渠道、多層次、全覆蓋、可持續、可獲得、高效率的普惠金融“平潭樣板”。
《方案》提出普惠金融工作三年具體目標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2020年不低于20%,2021年、2022年不低于15%;涉農貸款年均增速2020年不低于15%,2021年、2022年不低于10%;新發放普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要較上年降低0.1到0.3個百分點。
《方案》明確,實驗區內銀行機構要不折不扣執行上級銀行下達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量計劃,并確保2020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降低融資成本方面,《方案》明確,實驗區內銀行機構要降利率、免評估、減費用。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實行差別化的貸款利率定價,主動降低小微貸款企業承擔抵押資產評估費用的業務比重,加大抵押資產自評估工作力度。
《方案》鼓勵金融支持特色產品發展,探索“金融+特色產業”相結合的模式,提升金融服務的精準度。要精準對接臺胞臺企需求,量身定制信貸產品,支持臺胞創業就業。創新推出臺胞小額信用貸款產品和信用卡,拓寬對臺征信查詢的使用覆蓋面,進一步增強臺胞在平潭生活、就業、創業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針對如何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方案》提出,要通過政府“搭臺”、銀行和企業“唱戲”,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積極對接“金服云”等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及綜合服務平臺,全面推廣云閃付或涉農金融機構線上服務平臺,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服務模式,提升農村地區金融服務可獲性。
《方案》還提出優化多元化普惠金融服務功能,發揮地方金融組織作用,加強普惠金融領域信用建設,建立平潭獨有的公民與法人授信體系,發揮信用信息“守信激勵”作用,推進實驗區內政務數據互通,安全合法高效輸出,助力實驗區內金融機構構建誠信體系。(融媒體記者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