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醫保局獲悉,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日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確定了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我市入選試點城市名單。
國家醫療保障局隨后發布的《關于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試點將以地級市統籌區為單位開展。用1-2年的時間,將統籌地區醫保總額預算與點數法相結合,實現住院以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支付方式。
通知還提到具體的試點內容——
(一)實行區域總額預算管理
統籌地區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并綜合考慮各類支出風險的情況下,統籌考慮物價水平、參保人醫療消費行為、總額增長率等因素,建立健全醫保經辦機構與定點醫藥機構的協商談判機制,合理確定醫保總額預算指標。
不再細化明確各醫療機構的總額控制指標,而是把項目、病種、床日等付費單元轉換為一定點數,年底根據各醫療機構所提供服務的總點數以及地區醫保基金支出預算指標,得出每個點的實際價值,按照各醫療機構實際點數付費。
(二)實現住院病例全覆蓋
國家層面統一確定病種分值目錄庫、核心與綜合病種的劃分標準等。試點城市根據本地數據,按照統一病種組合規則,形成各自城市的病種分值目錄核心病種與綜合病種庫。
試點城市按照本地區前3年數據進行全樣本數據病例平均醫療費用測算,確定核心病種的分值。對于綜合病種、異常高值的病例,可通過病例單議、專家評審等方式確定病種分值。對于異常低值的病例,按實際費用確定病種分值。確定精神類、康復類及安寧療護等住院時間較長的病例使用床日付費。
(三)打造數據中心
在具備使用全國統一的相關醫保信息業務編碼的基礎上,開展醫保結算清單、醫保費用明細表等的質量控制工作。加強數據治理能力建設,制定數據填寫、采集、傳輸、儲存、使用等有關管理辦法。
開展醫保信息系統數據庫動態維護、編碼映射和有關接口改造等工作,為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和醫保管理精細化打下基礎。
為落實國家醫保局有關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試點工作文件精神,穩妥有序推進我市DIP付費試點工作,12月17日上午,省醫保局DIP付費試點視頻培訓班結束后,市醫保局立即召開全市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國家試點工作動員(視頻)會,對推進DIP付費試點改革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相對于其他付費方式,DIP付費更具科學性、競爭性和引導性,各醫療機構要深化思想認識,消除顧慮,主動融入,積極配合。”市醫保局黨組副書記、二級調研員陳玉良表示,各有關部門要認真按照《國家醫療保障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技術規范》和相關要求抓好試點工作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要盡快成立工作專班、確定實施方案、做好數據采集、組建專家隊伍、完善配套舉措、強化醫療機構配套改革,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有序開展。要明確職責分工,強化培訓交流,加強督促指導。各相關單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穩步推進試點工作。(閩東日報記者 陳薇)